從藍星玻璃到威海中玻
- 分類:公司新聞
- 作者:董
- 來源:中國建材報
- 發布時間:2020-09-17
- 訪問量:0
【概要描述】作為曾經的著名品牌"藍星玻璃"起源地,威海中玻鍍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海中玻)是中??毓勺畲蟮纳a基地,擁有3條浮法玻璃生產線,日熔化量1500噸;1條離線Low-E生產線和1條BIPV薄膜光伏組件生產線。
從藍星玻璃到威海中玻
【概要描述】作為曾經的著名品牌"藍星玻璃"起源地,威海中玻鍍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海中玻)是中??毓勺畲蟮纳a基地,擁有3條浮法玻璃生產線,日熔化量1500噸;1條離線Low-E生產線和1條BIPV薄膜光伏組件生產線。
- 分類:公司新聞
- 作者:董
- 來源:中國建材報
- 發布時間:2020-09-17
- 訪問量:0
中國玻璃發展史上,不乏資本運作個案。2006年,中國玻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毓桑┦召徦{星玻璃系列企業就是其中一例。作為曾經的著名品牌"藍星玻璃"起源地,威海中玻鍍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海中玻)是中??毓勺畲蟮纳a基地,擁有3條浮法玻璃生產線,日熔化量1500噸;1條離線Low-E生產線和1條BIPV薄膜光伏組件生產線。
14年過去了,威海中玻不斷砥礪前行,創新求發展,做強企業。保持在線陽光控制鍍膜玻璃始終在國內市場同類產品占有率50%以上,并遠銷海外100多個國家。在浮法在線鍍膜和本體著色玻璃(簡稱色玻),中??毓蓛瀯菁夹g上持續開發,在線低輻射鍍膜玻璃(在線Low-E),BIPV薄膜光伏用的在線TCO玻璃、在線陽光控制鍍膜玻璃、在線陽光控制易潔玻璃、在線Sun-E?節能鍍膜玻璃、在線Sun-C新型陽光膜玻璃等中玻特色的功能玻璃相繼走向市場,應用在建筑節能、光伏領域,為人們的生活增光添彩。
在線鍍膜玻璃是它的"名片"
威海中玻的前身是1965年建立的威海玻璃廠。"1989年3月27日,山東省的第一片浮法玻璃在這里誕生。"威海中玻副總經理張立明回憶。
上世紀90年代,威海中玻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率先開發出自然綠、F綠、藍星灰、福特藍等藍色、綠色的市場主流色系色玻,并在這些人們喜愛的色玻上制備在線陽光控制鍍膜玻璃,推向市場后更是風靡一時,"藍星玻璃"品牌由此應運而生。
"有些產品還是以藍星企業名稱命名的,比如藍星灰;自然綠是我們給起的名字。"威海中??偨浝砣~志會向《中國建材報》記者介紹。尋求產品結構的差異化,打破國外的技術和產品壟斷,威海中玻做到了。1996年"藍星玻璃"品牌的在線陽光控制鍍膜玻璃問世之前,這種產品只能依靠進口,售價超過100元/平方米,老百姓用不起,利潤都被外國企業攫取了,隨著自主技術和產品研發成功后,國外同類產品已經退出了中國市場。
如今,威海中玻的在線陽光控制鍍膜玻璃在國內市場同類產品占有率達到50%以上,其升級產品在線Sun-C新型陽光膜玻璃也已經成功量產,在功能方面更優更強。
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第一片在線Low-E玻璃是從威海中玻3#浮法生產線下線的,目前輻射率0.13的節能指標已經是國際領先水平。
另外,為了滿足客戶對產品的多樣化需求,威海中玻還建有一條離線磁控真空濺射鍍膜玻璃生產線,成為國內首家同時擁有在線低輻射鍍膜和離線低輻射鍍膜生產線和產品的企業,兩者取長補短、技術上互相促進。
在線Low-E是采用世界最先進的化學氣相沉積鍍膜(簡稱CVD)技術,將鍍膜原料以氣態形式連續均勻地淀積在高溫、潔凈、高質量的浮法玻璃上表面,通過化學反應形成金屬氧化物結構的薄膜層,隨著玻璃的冷卻,膜層成為玻璃的一部分。穩定的氧化物結構,高溫鍍膜的特性使得在線Low-E玻璃化學穩定性好、不存在氧化問題;且牢固耐用、可熱彎、鋼化、單片存放。優異的理化性能使得建筑物的節能效果保持長期穩定,加工成中空或真空玻璃,即使膠老化開裂,失去密封性,膜層也不會變質,低輻射功能不會失效,被稱為"硬鍍膜"玻璃。
"我們原創性提出退火區制備氧化物功能薄膜技術路線,采用物理、化學穩定性比銀更好的微納結構氧化物薄膜材料,針對'洛陽浮法'技術特點,發明退火區鍍膜工藝,實現浮法在線Low-E的高效制備。"中??毓裳邪l中心史國華博士告訴記者,該公司在線Low-E玻璃的節能指標也是最高的,國外技術在線Low-E的輻射率在0.16至0.2之間,威海中玻生產的在線Low-E輻射率達到0.13,滿足了建筑節能的高端需求。
"提起威海中玻,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顏色玻璃和鍍膜玻璃,這已經做成一張名片了。"據威海中玻銷售總監賀林兵介紹,公司產品不僅在國內銷售,還遠銷南美、中東、東南亞、北非等世界各地,且出口量占比很高。
產學研緊密結合,自主創新跨越差距
為了保持在線鍍膜技術國內的領先水平、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跨越技術差距,2001年由14名長期從事浮法在線鍍膜技術研究的教授和高級工程師、威海藍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學共同組建了產學研一體化的高新技術企業--浙江大學藍星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浙大藍星),注冊于浙江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區,主要從事浮法在線鍍膜技術及新產品開發的研究;浙大藍星2007年2月被中??毓刹①徶亟M后成為其研發中心。
中??毓裳邪l中心、浙江大學、燕山大學組成了產學研聯合體,堅持走產、學、研緊密相結合的道路,精誠團結,優勢互補。中??毓裳邪l中心為技術研發的核心載體,研發團隊一直從事在線鍍膜技術的開發研究;威海中玻提供主要的研究經費,提供技術研發平臺,組織并參入半工業、工業試驗及產業化生產;建立試驗與產業化組織體系;浙江大學和燕山大學負責基礎理論的研究,保證研發水平的高起點。
2001年,中??毓僧a學研聯合體共同承擔了國家"863"計劃課題"復合功能薄膜的浮法在線制備技術及新型節能鍍膜玻璃開發"。2004年4月16日該課題通過國家驗收。主要的驗收結論是:開發出在線制備硅和碳化硅納米復合的無光污染彩色陽光控制鍍膜玻璃,并完成工業化示范試驗,是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范例,具有創新性,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解決了原料汽化和鍍膜系統中關鍵設備設計的難題,完成了低輻射鍍膜玻璃工業化生產技術的開發,培養了一支高素質、穩定的研發生產隊伍。威海中玻作為項目參與單位,完成了示范線的建設。
2010年,產學研聯合體共同承擔了國家"十二五"支撐計劃"在線低輻射(Low-E)玻璃低成本制造及多功能復合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對高效節能鍍膜玻璃膜系設計與多層復合機制、高效節能鍍膜玻璃微結構與性能調控、浮法在線多層復合功能薄膜的大面積制備技術、在線鍍膜先驅體原料與廢氣回收技術與裝備等關鍵技術和裝備進行了系統的研究。項目完成了任務書規定的各項內容,達到考核指標要求,高質量通過驗收。威海中玻作為項目參與單位,完成了示范線的建設。
2016年產學研聯合體共同承擔了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二"全光譜多功能浮法在線鍍膜玻璃研究與浮法在線產業化示范"的研究任務,專門研究在線鍍膜技術與產品,旨在實現在線Low-E輻射率0.1的目標要求、開發遮陽效果好的在線陽光控制低輻射鍍膜玻璃,滿足中國地緣廣袤、熱工環境差異大對建筑節能的不同需求。課題正在準備國家驗收,威海中玻作為項目參與單位,已經完成了示范線的建設。
在威海中玻,《中國建材報》記者看到,中??毓裳邪l中心實驗室大門的一側,掛著三塊牌子,分別印有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大學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與中??毓杉夹g中心校企合作實驗室字樣。
"產學研結合這條路,我們在行業里是走在最前面的。"威海中玻副總經理田蘭軍向《中國建材報》記者表示。
向"三精"管理要效益
從威海玻璃廠到藍星玻璃,再到現在的中??毓上聦倨髽I,威海中玻的領導層幾經變換.田蘭軍坦言,歷史悠久、有文化、有傳承,并不代表管理先進、效益良好。雖然今年的前8個月,威海中玻盈利已經較為可觀,但企業管理層都很清楚地認識到它和行業優秀企業仍存在差距。
"以前管理確實比較粗放,認識到自己的差距,知恥而后勇,我們要補齊短板并趕上去。"田蘭軍介紹,7月28日,威海中玻正式發布《關于推行"三精"管理的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以提高公司業績為中心,聚焦浮法主業核心,充分發揮績效激勵的作用,真正落實"三精"管理,按照"充分市場化、充分國際化"的要求,朝行業領先企業目標努力。
"組織精健化、管理精細化、經營精益化",這是一套涵蓋企業組織、管理、經營的先進管理模式,也可以認為是一套大工法。2018年,中國建材集團概括出了"三精"管理模式。
總經理葉志會認為,"三精"管理"的落實可與公司一直在實施的"6S"管理及兩化融合工作結合起來考慮,并與先進企業進行全方位對標,取長補短。落實"三精"管理,必須注重實效,絕不可以形式化、走過場。
在負責生產工作的副總經理張立明看來,現在所說的"三精"管理,與之前公司一直倡導的提高產量、降低成本、保證質量的經營思路是一致的。他將其總結為"1331工程":生產穩定是一條主線,圍繞著環保、能源、安全三個前提,產量、質量、成本三個指標,團結一心。
張立明告訴記者,雖然威海中玻的機械裝備與行業內領先企業相比并不占優勢,但在產品質量等方面近些年來一直在不斷提升。如生產線更改玻璃厚度、清理錫槽水包的時間都比以前大大縮短,這得益于中??毓煽偛恐匾晞撔鹿ぷ?,近幾年開展的"合理化建議"活動使得企業在技術、成本、效率方面有了明顯進步。
另外,玻璃生產的關鍵指標--總成品率,在最近3年也在不斷提高。"今年到現在,實際總成品率是92.46%,行業里超過這個數的不太多。"張立明說,與其他普通浮法玻璃生產線相比,威海中玻在生產過程中,不僅經常會遇到改厚度的要求,還涉及到顏色、膜系的更改,總成品率超過90%已是相當不易。
2019年,威海中玻浮法三線升級改造,在不新增產能的條件下,對熔窯、錫槽、退火窯及冷端和在線鍍膜裝備等進行技術改造,實現技術裝備和產品升級;購進工業機器人、視覺識別檢測系統、機器人自動添加小料系統、小料微量稱量自動配料系統等設備16臺套;在原有生產線冷端玻璃堆垛環節,利用工業機器人代替人工抓取玻璃和堆垛工作,原料小料也實現了自動添加及自動稱量配料。
"整條生產線現在就100多人,三班倒,一個班就30多人。大部分人是在看守崗。自動化程度已經很高了,除非搶修的時候人會比較多一些。"威海中玻綜合處處長谷祖芳向記者介紹,目前整個基地員工數量在800人左右。
張立明回憶說,威海玻璃廠時期,一個平板玻璃六機窯的產能是200噸/天,最多的時候員工有2400人。當然,整個行業、社會都在不斷進步,威海中玻不僅要和以前的自己對標,更要和集團內其他生產基地、行業里其他優秀企業對標。
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砥礪奮進,從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小玻璃廠,發展為全國最大的在線鍍膜玻璃生產基地,威海中玻在新時期,通過技術、管理創新和提升,或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信息發送
WRITE A MESSAGE TO US